华体汇体育app入口

江北新闻网 - 新闻头条

时间: 2023-12-12 10:20:44 |   作者: 华体汇体育app入口

详细介绍

  今年的3月23日是第61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对气象服务的精准度要求慢慢的升高。而精准的气象信息产生离不开气象部门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无论阴晴冷暖、风霜雨雪,江北气象人始终不眠不休把握风云变幻,用缜密分析、精准预报诠释着“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

  区气象台台长成迪芳向记者介绍:“气象情况瞬息万变。过去,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经验,准确率低。古代的预报,用的是二十四节气估计天气,或者用蚯蚓、青蛙之类动物作预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预测天气的设备也变得更精密,准确度也慢慢变得高。”

  “对于气象信息的获得,我们依靠的是天基、空基、地基在内的综合观测网络。也是依靠先进的探测系统,包括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雷电监测系统等。”水旭琼是区气象台的一名工作人员,曾获得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她介绍道,新一代天气雷达是指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主要使用在于警戒和预报中,是小尺度天气系统(如台风和暴雨云系)的主要探测工具之一,这对于短临天气预报具有极强的指示性。目前,区气象台使用的雷达资料来源于达蓬山上的雷达站。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我区已有11个区域自动站,分布于各个乡镇街道,实现了4.5公里范围内全覆盖;同时,深入开展校园气象科普基地——校园气象站建设,区内共有4个区域自动站设置在校园里,让青少年的气象知识普及面进一步扩大。

  日湖观测站是11个区域自动站之一。来到日湖观测站,从外部看上去观测站仅占据日湖景区的一小块地。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观测站内藏着大大的科学。

  “那一个10米高的风杆,上面有一个风向标和风杯,可以测出风的来向和速度。旁边那个百叶箱里面有温湿度传感器,能真实测出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在那边的一个银色小桶,是雨量筒。我们就是靠这小小的雨量筒获取准确的降水量数据。”区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道,除此之外,区气象局还在别的地方设置了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仪、负氧离子监测、雪深、能见度等非常规观测设备。这些设备对空气质量监测、森林防火、防雷减灾、灾害调查等工作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及时是气象精神的灵魂。从气象大数据监测分析、到根据天气形势滚动订正、再到每份预报信息的发布,气象预报员的日常工作,处处都体现着“及时”二字。走入区气象台,几间挂满电子显示屏幕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进进出出,显得十分忙碌。

  早上8时,全国天气会商过后,开始分析天气形势。10时和14时45分,分别与市、省气象台再次会商,通过结合会商意见和分析,在11时、16时和次日6时分别发布短时、短期、十天预报等气象讯息,其中11时和16时要穿插微信推文、影视节目和短信发布等工作……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这就是一名区气象台预报员的日常工作。“除了这些,类似春节假期这样的节假日,需要制作发布各类气象信息内参等材料,有时天气复杂,查看天气实况、分析数据耗时长,要结合上级意见进行修正。往往刚整理完思路,就要对各类预报信息进行编辑发布,就这样连轴转,才能确保信息发布及时有效。”水旭琼说道,在工作中有时已感觉不到疲惫,支撑她的就是一份责任感。

  今年元旦,“江北气象”微信公众号创立,与此同时,官方微博也同步上线。由于正处于元旦假期,天气状况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家住慈城的居民王师傅在同事的推荐下,关注了“江北气象”微信公众号。

  打开微信推文,王师傅看到里面不仅有今日实况、短期预报、七天预报,更有今日指数预报、气象科普等精彩内容。在查看公众号其他功能时,王师傅看到“服务”选项中,除了查天气、查雷达等资料外,还能观看当日的气象影视节目,觉得特别实用。

  1月4日晚,许多江北居民看完《江北新闻》后,猛地发现今天的江北台节目与往常有点不同。在一段舒缓的音乐后,映入眼帘的是“江北气象”四个大字。接下来节目主持人开始播报专属于江北的气象预报。在短短两分多钟的节目里,包含了江北第二天的空气质量预报、分区域预报、景区预报以及生活指数预报,让区内居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家门口的气象”。

  区气象台台长成迪芳介绍,相比于传统媒体只能一天更新一次气象讯息,新媒体更新讯息更加快捷。基于这个原因,区气象局与时俱进,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方便实时更新气象讯息推送辖区居民。

  目前,区内气象信息短期预报、七天预报每天定时更新3次,指数预报定时更新两次,微信推文每天按时推送一次。天气预报影视节目每天定时在新江北APP、江北区电视台、“江北气象”微信公众号推送。目前公众获取区内天气预报的方式有微信、微博、新江北APP、《新江北》报纸、电视等。

  “奉献”是气象工作中显著的精神品质。今年春节,很多人选择留甬过年。区气象台工作人员金靓也是其中的一员,她是两个孩子母亲,放弃了回外地与亲人团聚,主动选择留守值班。

  正月初一早晨,许多人还沉浸在《难忘今宵》的歌曲中,金靓已踏上奔赴工作岗位的路程。早上7时的大街显得有些冷清,悬挂的灯笼提醒着她,现在是新春佳节。

  正月初二晚上,随着暖湿气流活跃,全区湿度从70%逐渐上升至90%以上,随后宁海、象山等地区雾气开始弥漫。此时的区气象台灯火通明,金靓悬着一颗心,监测天气实况、看云图变幻、并随时与上游台站沟通联防……直至次日6时许,全区能见度降至200~300米,区气象台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假期道路交互与通行流量大,雾天对出行有不利影响,我们通过各类高科技手段提前洞察、准确预报,希望能保障市民出行平安。”金靓说道。

  接下去几天,她像往常一样,经历着气象台、值班室、食堂三点一线的春节假期。“气象行业比较特殊,我们大家常常需要放弃各种节假日休息的时间。遇到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更是要加班加点,经常通宵达旦,不能漏过每一次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一旦有疏忽,就非常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更需要有人主动挑起重担。”金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