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体育app入口

文字更多_访谈1_在线访谈_问政_中国政府网

时间: 2024-02-25 01:49:04 |   作者: 华体汇体育app入口

详细介绍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作客中国政府在线访谈,最近华南华北地高温来袭,多地纷纷发出了高温预警!高温还会持续多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影响?今天中国政府网和中国气象网联合推出了高温天气形势下的这个解读,我们也特别请到我们嘉宾,中国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

  欢迎作客中国政府网,谢谢,最近我国华南华北等地区迎来高温天气,大家纷纷感受到桑拿天气难受,很多网友关注这样天气还会持续多久,它的强度是不是加强?它涉及地区是如何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7月份以来,像江南,华南这一带这个高温天气现在逐渐的多起来了,也就是说,特别从7月8日以后最近连着将近10天左右时间,江南华南都出现了35到37度的高温天气,与此同时,在华北和黄淮也出现了阶段性一个高温,总体来说这一轮的高温天气强度上并不是非常强,大多数都是以35到37度左右这样一个温度为主,局部地方有一些38度到39度这样一个温度。整体看来,南方地区主要这一轮高温是以这个副热带高压,来自热带地区的海洋气团控制,是温热型的,前期,特别是7月上旬这个时间段,华北这一带,京津冀,山东,河南大多数来源于欧亚大陆暖气团的控制,它的高温类型主要是干的、暖性的气团控制,尽管温度比较高,但是大家体感还不是特别的难受。

  这样的话就是感觉是两种不一样高温天气。刚才您问到未来是一种什么趋势?从今天开始,实际上长江中下游可能会正式出梅,梅雨天气已结束,取而代之来自热带地区海洋的暖气团控制,也就是说我们大家经常听到的气象上称为的副热带高压控制,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像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会郑重进入伏旱季,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到未来一段时间,像长江中下游这一带,江淮这一带地区未来主要是以高温天气来唱主角,同时随着今天梅雨期的结束,副热高压加强,未来5天左右时间,黄淮、华北、西北东部地区出现5天左右高温天气,而且这一轮高温天气主要也是受热带海洋暖气团控制,未来几天会出现阶段性的闷热天气,像大家感觉到体感上会非常不舒服。

  刚才您说这一轮高温天气来势凶猛,今年夏季高温跟以往有什么不同?今年有什么特点?另外这个形成的原因又是怎么样?

  今年高温天气就目前来看,7月中旬高温和常年比并不是非常严重,主要是今年这个副热带高压相对比较弱一些,它主要在7月上中旬这个时间段,主要控制在江南和华南东部,高温范围不太大,强度不是特别强,以37度左右这样的高温天气为主,像长江同期的话,这个时间段像华南和江南高温天气应该出现的范围比今年要大,今年主要是部分地区,像江南、华南偏东一些地区出现高温。

  刚才您也提到了今年这个有的地方表现是干热,有的地方表现是闷热,你看我们网友jerry也问到,为什么同样是高温,有些地区表现就像刚才何老师说的是干热,有些地区则表现湿度较大的闷热,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公众有怎么样应对方式?

  如果是受这个热带海洋暖气团控制的话,经常表现比较闷热的天气,那么我们会整个昼夜都感觉到这个空气的湿度比较大。

  对,由于湿度大,受太阳辐射,虽然温度升幅不会特别剧烈,高温幅度尽管不是特别高,但是你体感非常不舒服,湿度非常大,风又小。人的体感温度和太阳辐射,湿度,风力,甚至包括着装穿都有关系,黑衣服会吸收太阳辐射,白色衣服会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总体来说体感温度主要对湿度敏感性最大,如果海洋性气团控制之下,你会感觉特别难受。

  一般我们感觉南方这个地方有闷热桑拿天,今年在北方好象也出现这种闷热桑拿天,为什么在北方有比较湿的闷的天气呢?

  像在5月份和6月份这个时间段,那么北方地区出现的这个高温天气如果是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基本上是来自欧亚大陆这个大陆的干的一个暖气团控制,进入7月份,长江中下游出梅以后,副热带高压控制长江以北地区,如果高压阶段性加强,它也会控制到华北这一带地区,像华北,黄淮,也会受高压外围势力控制,这样7月份,特别是7月中下旬,到8月份,华北北方地区这个高温天气也是受来自低纬度地区热带海洋暖气团控制,也会出现桑拿天,所以说7,8月份,北方高温经常是这个来自海洋暖气团控制,也会是桑拿天气。

  对,所以后面未来这一周时间南北方都会出现大范围的桑拿天气,副热带高压未来这一周明显加强,北方地区也会出现大范围桑拿天气。

  这种天气大家比较难受了。我们再看另外网友叫考拉他问了,他说,我们特别质疑一件事,是人民感受到温度就是我们的体感温度有时候和我们报的温度有差异?这是为什么?另外针对高温天气,气象部门会不会有意降低预报温度?

  实际上我们气象部门报的温度,它是指自由大气的一个温度,我们体感温度可能和你当前处的环境,太阳辐射都有关系,气象部门报的气温是指我们在没有太阳辐射状态之下,我们放在草坪上的百叶箱里头的温度计测量出的温度,它离地面1.5米高度,不是封闭的,空气可以自由流动,而我们体感温度通常在太阳照射下面,很多时候是在这个太阳辐射的状况下,或者周围有一些水泥路面感受到的温度,所以大家感觉这个温度和我们实际上气象测的大气温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感觉不一样,以为气象部门报的这个温度比实际低。

  是不准确的,或者认为是我们有意压低这个温度,实际上这是对我们气象观测规范标准的不太了解的一个原因。体感温度,如果你处在不同环境之下,比如说你在中午这个时候,你如果是站在水泥路面,你这个温度肯定会比我们室内温度要高很多,也会比我们自由大气百叶箱的气温高很多。

  我们观测的温度是没有太阳辐射的,但是如果你是在一些户外作业或者是你在这种水泥路面上的,沥青路面你会感觉到,它本身吸收太阳辐射也会散发大量热量,你的体感温度也就是你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我们百叶箱里的温度差别很大,甚至可能相差10到20度左右这样一个差距。

  我们再来看这个网友叫叮当,他想问何老师问题是,去年夏季浙江等地发生大范围高温天气,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出现这样情况?南方朋友非常关注。

  去年像江南和江淮这一带地区出现了持续一个月,将近一个月左右的高温天气,特别是江浙地区一些地方出现甚至超过42度极端高温天气,大概40几个县超过历史的积值,接近43度的高温天气,那一轮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而且影响范围主要是江南和江淮这一带,影响很严重。那么今年据我们的气象资料分析来看,未来10天左右时间那么像长江中下游,今天也出梅,正式进入高温干旱时间,未来10天左右江浙这一带,长江中下游,还出现10天左右高温天气,由于后期我们预报会有这个台风一个活动明显加强,而且很有可能会有登陆北上。北上台风的沿海会使得副热带高压撤退,这样可能是一种阶段性的高温,所以我们预测不可能会出现像去年持续一个月的高温天气,今年更多表现阶段性的这种高温天气。

  我们现在特别关注极端天气,特别去年极端天气比较频发,比如很多地区的暴雨,导致城市内涝,包括人员死亡,今年我们前两天北京刚下了一场意外大冰雹,很多网友说今年是不是又要有极端天气出现了?

  在气侯变暖背景之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种类越来越多,像你说的不但有极端暴雨,极端高温,甚至还有很多我们国家今年经历到的极端雾霾天气,极端的这种台风。那么像今天就有超强台风9号威马逊,今天下午到前半夜时间登陆海南北部和雷州半岛这一带登陆,也是极端的台风天气。另外极端泥石流这种次生一些灾害,比如说像极端的大风,冰雹,就像前天北京出现冰雹天气。

  很多极端的暴雪天气都会发生,所以就是说未来,今年这一轮,我们预测这一轮未来几天黄淮河华北这一带也会出现这个一周左右高温天气,我们预测局部地区,黄淮一些地方,包括华北达到超过历史记录的高温。

  高温的贝塔说,像何老师说的面对高温天气公众如何应对,包括这种自我防护也好,或者我们怎么说安全度夏。

  其实我们国家把高温当成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最近几年对高温灾害防御现在越来越重视,而且很多人性化的一些措施陆续出台,我想在高温这种状况下,特别是高温热浪在西方,或者在欧美这些国家把它当成一种重大的灾害性天气防范。我们国家这近年来也是针对高温天气也加强了一些科普宣传,特别是针对长时间高温热浪这种危害,我们想对它的一个预防主要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个,特别要关注户外作业这种群体,我们要尽量的避开在高温,特别是在午后,高温最强时间里头尽量减少和避免户外作业,如果说需要户外作业我们也需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另外一个,对我们普通的公众,高温状况下我们要采取一些防暑降温的措施,至少采取一些防范方法和准备。那么特别是针对老,弱,病幼对高温比较敏感的群体我们需要加强防暑降温药物的准备,特别是要预防中暑发生,高温热浪经常产生的后续效应会产生对人身体的危害,严重的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安全,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我想如果高温维持的时间长的话,会对这个供水,用电也会构成比较大的一个负荷,所以我们也要在这方面要确保这个城市供水供电这些部门采取应急的措施。最后一个方面,高温通常时候干旱联系在一起,高温这种灾害天气特别是这种持续性高温会带来干旱,就是说旱情可能会加强,在高温持续的一些地方需要加强抗旱措施。

  很多网友朋友觉得天气情况,特别是面对极端天气觉得人的这个作用好象特别渺小,你说这个高温能怎么办?包括我们遇到这一种暴雨能怎么办呢?所以很多网友也是想问一下何老师,如果我们遇到这一种情况,对于老百姓包括国家气象局有咋样的举措?

  中国气象局会根据天气变化我们会实时发布高温的预警,针对高温强度的不同影响,我们会发布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在每个预警级别之下我们提出不同预防的方法,我们气象局专对于不同颜色的高温预警,会给出一些预防的方法及提醒。在红色预警条件下我们也会有很多的防范措施,希望公众应该在高温天气发生时候更多关注我们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根据防范措施我们采取比较有效应对,尽量减轻高温对我们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不利影响。

  非常感谢何老师百忙之中作客中国政府网,也感谢中国气象网和中国政府网的合作,感谢大家关注今天的访谈,谢谢,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