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体育app入口

孩子不出校就能观风云 思明区18所校园成气象科普基地

时间: 2024-03-30 12:02:09 |   作者: 华体汇体育app入口

详细介绍

  厦门日报讯(记者佘峥通讯员林津图/记者林铭鸿)虽然身处校园,但思明区的一些学生却能纵观风云,掌握“天机”――3月23日举行的“智慧气象科学筑梦――世界气象日思明区科普进校园活动暨思明区校园气象哨授牌仪式”对此揭秘说,是因为思明区有18所学校建立了校园气象哨。

  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智慧气象”。在厦门市滨北小学举办的这一活动,由思明区委宣传部指导,思明区科学技术协会、思明区教育局主办,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思明区青少年宫、滨北小学承办,海西晨报协办。

  当天在滨北小学举行的世界气象日活动,包括讲座、模型拼装、气象哨讲解、科普征文等一系列活动。不过,在思明区,校园气象科普并不局限于气象日,而是“大宝天天见”――借助气象哨,它成为一项常规、长效的工作。

  思明区科协介绍,校园气象哨是由厦门市气象局与思明区委宣传部、思明区科协、思明区教育局科普共建的项目,目前已在思明区18所学校建设气象哨,后者成为学生们领略气象科普魅力和乐趣的乐园。

  上周五,18所校园气象哨被授予牌匾。主办方表示,这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激发活力,发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丰富完善科普教育内容”。

  思明区科协表示,气象科学是和人们息息相关的科学,而且,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形势日益严峻,通过校园气象科普来提高青少年对气象灾害的科学认识和预防能力,愈具重要意义。

  参加授牌仪式的科技老师说,学生们天天都会轮流到气象哨读取温度、气压、降水等各种天气数据,并发布校园气象预报。

  她认为,通过气象哨,学生们可以学到基本的气象知识,了解到天气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观测方法和技能。

  在滨北小学副校长陈景生看来,气象哨的建立,还有利于孩子科学素养的培养。他说,孩子们每天要定时观察,还要记录,雷打不动,需要观察力和毅力,这些都是科学素养。

  不仅如此,气象哨相当于一个气象科普基地,还会定期开展科技老师培训及小气象员兴趣小组活动,每学期还会面向师生举办气象知识专题讲座。

  思明区教育局表示,校园气象哨还将继续建设,使更多的孩子能更加关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气象知识,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上周五,滨北小学和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气象哨启用,使得思明区校园气象哨的数量达到18家。

  虽然赶了个“晚集”,不过,位于狐尾山气象台下的滨北小学的热情却是直冲云霄。

  市气象局技术员说,气象哨的百叶箱外壁漆成白色,投射在百叶箱上的阳光会被白色表面反射掉,箱内空气不会因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所测出来的气温和湿度就比较接近大气的真实数据。

  百叶箱不大,当学生们爬上楼梯后却发现百叶箱里五脏俱全:三根温度计,一根量温度,一根测最高气温,一根测最冷气温,还有气压计、湿度计。技术员说,小小的气象哨可测量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

  孩子们认为,最让人惊奇的还有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譬如说,最高温度计只要不甩,它会接着来进行温度测量。他们问:为什么它的示数只会上升?技术员请他们看温度计上水银球颈部,那里插入一小玻璃管,正是它在温度下降时发挥作用,保持最高温的记录。

  10岁的林昊阳是滨北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决定要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气象兴趣小组,因为他想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他说,上周学校组织春游,气象台预告第二天有雨,不料第二天老天不但没有下雨,还“热得很”。

  市气象局专家这样认为,气象科学教育不能够满足于单一地“输入”,而要引导他们将学习到的气象知识、体会到的气象文化,与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情境结合,感受到气象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并通过体验、实践加深理解和应用。

  多年来,思明区科协用有趣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播科学,将科学、教育、娱乐融入科普活动。每年科技周、科普日、世界气象日、食品安全周等重要节点,思明区科协联合科普教育基地、专家学者,开展科普讲座、冬夏令营、科普嘉年华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普进校园活动。

  如“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网络科普知识竞答、“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思明区小学生法治辩论赛、“我爱科学、相约未来”科普征文竞赛等活动,有力强化了青少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同时,精心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大赛等品牌赛事,成绩斐然。

  为全区8家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添置车模、船模、航模及积木等科教器材。工作室全年免费向辖区青少年开放,并不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和创意制作比赛。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